:::

工作效率與資通訊安全的衡平

隨著資訊科技的匯流,企業在談資訊安全時,不能再只偏重資訊科技;在網網相連的環境中,通訊已是不可或缺的資訊傳遞載具,因此,通訊設備的安全也要一併納入考量與規劃,資訊安全才不會有死角。
  繼蘋果的雲端造成隱私外洩事件後,蘋果的iPhone及小米的手機都陸續傳出手機在使用時,會自動把使用者放在手機上的資料,回傳到自己連結的伺服器上,造成使用者人人自危。無獨有偶,立法委員也在立法院點起Line資安疑慮之火,行政院並發出公文,要求各公務機關禁止用Line連絡公務。
  科技新貴小潘看到最近的這些新聞,不禁懷疑:科技的運用,不就是要用來提升工作效率的嗎?有資安疑慮就停用,這不是因噎廢食嗎?自己的公司自從推動電子化,所有的設計資料、庫存資料、客戶資料等都放在網路上,要怎麼做才能確保安全呢?
  在這個月的師生下午茶約會中,小潘就迫不及待地把問題提出來。司馬特老師喝口咖啡,隨口問了小潘幾個問題:你們公司放在網路上的資料都是什麼資料?有沒有做什麼安全管制?你們在Line群組上談的是什麼?傳送的資料又是什麼?
  對於司馬特老師所提的問題,小潘想了一下表示:公司放在網路上的資料包羅萬象,從研發、財務、人事、行銷等,甚至於福委會的特約商店資料,全都放在網路上,這要怎麼管理?
  司馬特老師聽完,笑著說道:這麼多的資料放在網路上,是不是應該分類管理呢?把網路和資料都分為兩部分,網路分為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兩個獨立的部分,將需要提供員工透過網際網路存取的資料,置於外部網路,不提供員工從網際網路存取的資料,放在內部網路。除了內部網路要做資安管理外,外部網路更要進行資安管理,可以設置虛擬私有網路的方式提供員工存取,當然,權限管理、防火牆等都是不可或缺的。在內容上,也要做篩選,不是所有的資料都可放在外部網路上供人存取,因此,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內容分級,公司要先定義機密等級,再依機密等級的定義,對文件進行分類。第二步就是對人員進行機密等級的分類,員工只能依照所賦予的機密等級,存取符合的資訊。
  小潘聽到這裏,又有一個疑問,員工的機密等級應該怎麼訂呢?司馬特老師喝口咖啡,緩緩地說:員工機密等級的訂定,只要符合need to know的原則就可以,也就是員工只要知道他該知道的就可以了。機密等級分類完成後,就要檢討哪些資料是工作上需要,必須放在外部網路讓員工透過網路存取;這些資料獨立以鏡射(mirror site)的方式,置於獨立的外部網路上,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使外部網站遭到攻擊,也不會影響內部的資料安全,攻擊後的修復程序也比較單純。置於外部網路上的資料,因為已做過機密等級的分類,對於具有機密性的資料,則以加密方式處理,員工有權限者才能打開讀取,所以即使被攻擊,攻擊者也無法輕易知道內容,可以增加資料的安全性。
  對於加密的工具,一般企業不需要花錢自行開發,坊間有很多文件管理的套裝軟體,都能提供相關功能,只要花時間去評估一個適用的即可。
  小潘聽完司馬特老師的說明,對於資料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認識;接著又問到:Line是目前國內最常使用的一種社群APP,任何的通訊軟體它們會在背後做些什麼事,使用者是不易得知的;社群APP要傳送訊息時,本來就要透過伺服器,而伺服器端會做什麼事,則不是我們使用者可以控制的,難道我們只有禁用一途嗎?
  司馬特老師喝口咖啡,以悠閒的語氣回答著: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,難道擔心船會翻,就不坐船了嗎?回到前面所說的,如果公司已經把文件、人員都做了機密等級的分類,就要嚴格落實人員的資訊安全管理與教育,對於具有機密等級的資訊,不可以透過Line來傳送,這個傳送包括檔案的傳送及群組訊息的廣播。檔案的傳送必須要與公司的資安作為配合,因為內部網路是一個獨立的網路,它的資料匯出就要管制,不能隨便匯出到行動裝置,這樣檔案才不會經由Line傳送出去,而且機密資料的儲存,一定要經過加密處理,即使第一線失守,取得資料的人也不會這麼容易就開啟。
  經過一下午與司馬特老師的討論,小潘心中有了領悟,資訊科技是用來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,資訊匯流是一個不能回頭的潮流,企業不能自絕其外;而資訊安全就像大禹治水一樣,一味地害怕、防堵是沒有用的。在這股資訊匯流的趨勢裡,我們要學著運用管理及科技來確保公司裏的資訊安全,才是正確的路。
  這個月的師生約會,就在華燈初上伴著焦糖瑪奇朵的香味中進入尾聲,小潘經過一下午的充電,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工作崗位上,也期待著下一次的下午茶約會。
(資料來源:法務部清流月刊103年11月號,作者:魯明德,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講師)

  • 發布日期:2014/12/02
  • 發布單位:基隆市消防局
  • 最後更新時間: 2021/03/09
  • 點閱次數:457
回頁首